旧版  | 手机版 | 导航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longquan celadon

资讯

企业

图库

视频

百科

原创 证书查询

 青瓷饰品

 论坛 博客  微信公众号:青瓷网lqqcw_com

首页

展会

文化

技术

名家

导购

下载 青瓷商城 实验室 微博 更多
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术语

窑具、支具

时间:2014-04-17 15:46:09  来源:龙泉青瓷网(老版本)  作者:佚名

窑具:陶瓷器焙烧时所使用的以耐火粘土制成的器具。主要有间隔具、支座、匣钵、窑柱和试火具。间隔具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之后使用普遍,常见的有托珠、圆饼形、锯齿形、环形、环形支钉、三角形支钉、三叉形支钉等多种,置于两件器物之间,以防止其粘结。支座约出现于汉代、有筒形、筒形束腰、喇叭形等,将器物支托到一定的高度,以利于器物烧成。匣钵出现于南朝时期,至唐代普遍使用,有筒形、漏斗形等多种,将器物置于匣钵里焙烧,避免了坯件直接接触烟火和窑顶落砂的侵扰,可保持釉面洁净,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还可以增加装烧密度,提高产量。窑柱多发现于宋元时期北方地区,呈圆柱形,有秩序地排列于窑床上、有的上面平铺一层耐火砖,砖上放置装满坯件的匣钵;有的则直接承托叠烧的碗等坯件。装烧用窑柱,可便于火焰、烟气流通,有利于减少窑内温差。试火具出现于东晋,流行于宋元时期,有锥形、片形等。用来测定窑内温度,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的变化。各种窑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对陶瓷器的烧成乃至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支具:陶瓷器焙烧时支承器物的窑具,又称“支托”或“支座”,以耐火粘土制作。常见的样式有筒形、筒形束腰、喇叭形、钵形、盆形、高柱三叉形等多种。高矮不等,矮者不足10厘米,高者可达30余厘米。支具出现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支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装烧工艺的一大进步,可以将焙烧的器物支托到最佳窑位,避免窑底的“低温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匣钵出现和被普遍使用后,支具明显减少,甚至有的窑停止使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或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dmin@lqqcw.com我们将核实后删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钨钢修坯刀(图文)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