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1 全息摄影法 holographic method 利用激光的相干原理,形成试件表面的全息图,所形成的散斑图能给出表面信息或通过原表面的全息图。检查变化后表面的全息图(活条纹)或进行两张全息图的比较(冻结条纹)的试验方法。 6.6.12 声全息法 sound holographic method 亦称声全息摄影/成像技术,它是利用被物体散射或反射的声波与参照声波相干涉并记录其振幅和相位信息以进行材料检测的方法。 6.6.13 热像法 thermal image method 利用灵敏的红外装置,来测量试体表面出现的强度变化来鉴别缺陷的方法。 6.6.14 超声波检测法 ultra sonic wave non destructive testing 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或反射速度的变化来检测材料缺陷的方法统称。它包括表面波法、超声波C扫描法、波形解板法和衰减测定法等。 6.6.15 超声波C扫描法 ultra sonic computerized scanning method 让超声波穿过制品内部、通过接收内部缺陷产生的回波进行检测的方法。 6.6.16 表面波法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让一种表面波在制品表面传播,通过接收缺陷处产生的回波进行材料检测的方法。 6.6.17 波形分析法 wave form analysis method 利用分析波形数的变化来检测内部裂纹、气孔率、晶粒大小和密度分布的方法。 6.6.18 音速测定法 sonic velocity measuration method 利用测定在物体中音速的变化,来检测材料内部裂纹、气孔率、晶粒尺寸和密度分布的方法。 6.6.19 超声波衰减法 ultra sonic attennation method 向试件发射超声波脉冲,把脉冲的初始值与反射或穿透试件后的值进行比较,取得的超声波衰减值来评定结构的完整性,也可预测其使用寿命。 6.6.20 声学显微镜检查 acousto microscopy 利用声学显微镜进行缺陷测定方法的统称。它包括扫描声学显微镜(SAM)、扫描激光声学显微镜(SLA)和C扫描声学显微镜(C-SAM)等。 6.6.21 扫描声学显微镜 scanning acousto microscope 利用高频的激光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材料中缺陷区域产生回波,经信号处理后,回波强度的亮度水平显示在示波管屏幕上的原理制成的仪器。工作频率在100MHz时,检测深度为25μm。 6.6.22 扫描激光声学显微镜 scanning laser acousto microscope 利用超声波从方式样底面射入, 6.6.23 C型扫描声学显微镜 C type scanning acousto microscope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模式的原理制成的仪器。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当工件频率为50-100MHz时,检查的有效深度为几毫米。 6.6.24 光学显微镜检测 optic microscopy 将一束调剂的光照射样品,样品吸收一部分光,以无辐射跃迁形式转化为热,使样品周围形成热流。引起池中压力起伏(即声波)的原理来检查材料内部热结构,亚表面不均匀性、裂纹和变形等其他缺陷。 6.6.25 可靠性评价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陶瓷材料是高脆性材料,其断裂强度有很大的分散性和模糊性。从数学角度评价强度数据分散性和强度衰减率大小来评价材料的使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可靠性的方法。一般采用韦伯模数和强度衰减率的大小来衡量。 6.6.26 寿命预测 prediction of life time 找出在一定疲劳条件下,发生破坏时的临界和相应的时间,来预测陶瓷材料寿命的方法,一般材料的残余强度下降到外加负荷相等时即发生断裂。因而一般用强度衰减率来表征陶瓷的疲劳。静疲劳寿命TS和循环疲劳寿命TC的关系式是: 式中:σ0一一原始强度,Mpa; σ一一静疲劳应力,Mpa; σmax一一循环疲劳的最大应力值,Mpa; R一一应力比; n一一强度衰减指数。 6.6.27 振动测量法 vibrating determination method 在适当频率范围内,使构件振动,然后测量共振时或接近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和振幅的变化,以此计算损伤及其位置大致确定损伤的尺寸,再通过补充的分析来评定损伤的严重性,从而评估试件寿命的方法。 6.6.28 应力波系数法 stress wave coefficient method 是一种经验材料寿命预测的方法。测量位于两个探头间试验材料的能量传递效率,即通过宽带传感器把超声脉冲反复施于试件,然后用共振传感器检测通过试件的脉冲并处理超过予置电压阀值的脉冲次数。频率范围很窄,为0.1-2.5MHz。 应力波系数ε可用下列经验表示:ε=g・r・n 式中:g一一测量周期; r一一输入脉冲的重复率; n一一每冲冲击引起的振铃数。 6.6.29 声发射法 sound emissive method 当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由于裂纹的产生或扩展发生应力波或声波,用这种声波作为信号,可以判断在载荷作用下,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损伤的发生与发展的试验方法。 7、基础理论及其他 7.1.1 气孔 pore 陶瓷显微结构中由气体构成的部分,陶瓷在制造过程中残留于制品内的气孔可使机械强度下降,绝缘性能和透光率衰减,但隔热材料和耐火材料对气孔有一定要求。 7.1.2 玻璃相 glass phase 也称液相。陶瓷显微结构中由非晶态固体构成的部分。它是存在于各晶粒间的一种易熔物质,可使陶瓷体内各晶粒粘在一起,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时它还可以抑制晶粒的长大,但它影响陶瓷的高强度,并容易产生高温蠕变。 7.1.3 结晶相 crystal phase 陶瓷的显微结构中由晶体构成的部分。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空间排列而成的固体。 7.1.4 晶粒发育 crystal growth 当稳定的晶核已在基质中形成之后,在适当的过冷度和过饱和度条件下,基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向界面迁移,到达适当的生长位置,使晶体长大的过程。 7.1.5 综合热分析 combined thermal analysis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热分析仪器联合在一起,在一次测量过程中同时得出物质的差热-热重量或差热-热重量-热膨胀曲线等,以利于精确和快速分析。 7.1.6 差热分析(DTA) differential thermal 用差热电偶测定试样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吸热和放热反应的分析方法。 7.1.7 热重法(TGA) 用来测量物质在受热过程中质量发出变化的方法。 7.1.8 差示扫描量热法 类似于差热分析但精度更高的,通过测量物体在受热过程中热容或热流量的差来分析材料性能主其变化的方法。 7.1.9 热机械分析 通过加载并升温的原理测试材料的各种跟温度有关的性能。如热应力、热膨胀系数、软化点、应力松驰等等。相应的仪器和方法都可以用TMA来表示。 7.1.10 动态热机械分析(DTC) 采用动态载荷或激励振动方式的热机械分析方法。可测试材料跟温度有关的动态性能。包括粘度流变性能、热应变等等。 7.1.11 增韧 toughening 使陶瓷的断裂韧性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7.1.12 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stress 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toughening 多指氧化锆陶瓷的裂纹尖端由于应力集中区而减轻了对亚稳定四方相ZrO2的束缚,发生单斜相的相变和体积膨胀,消耗了一部分能量而达到增韧效果。 7.1.13 微裂纹增韧 micro-crack toughening 在陶瓷中除主裂纹外还存在许多微裂纹。于是外力作功不仅被主裂纹扩展消耗,还被微裂纹的扩展和形成新的微裂纹消耗部分能量,这使得主裂纹扩展需要更多的外力作功,达到一种宏观增韧效果。 7.1.14 裂纹分支增韧 branch crack toughening 裂纹扩展过程中不仅是直线光滑向前,而且在裂纹面两边形成许多小分支裂纹,于是引起裂纹表面能的增加产生增韧效果。 7.1.15 裂纹偏转和弯曲增韧 deflective and bent crack toughening 由于大晶粒或增强相的挡拦,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是直线前进,而是弯弯曲曲地扩展,使总的裂纹表面积增加达到增加新的表面能的增韧效果。 7.1.16 表面相变增韧 surface phase transformation toughening 氧化锆陶瓷中的四方相在裂纹扩展形成新的裂纹表面时减轻或解除了束缚而发生相变,吸收掉一些能量达到增韧效果。 7.1.17 弥散强化增韧 strengthened dispersion toughening 多指颗粒复相陶瓷的无序增强相在材料裂纹扩展中的阻碍和桥连等阻力作用而达到增强增韧目的。 7.1.18 纤维补强机理 mechanism of fiber reinforce 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加入纤维增强相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得以提高的机理。通常纤维须比基体更高的强度,另外在弹性模量,膨胀系数,泊松比,结合强度和纤维取向须达到最优配置。 7.1.19 负载传递 load transformation 复合材料中受载后基体和增强相各自承受和传递的应力分布。它受界面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7.1.20 预应力效应 pre-stress effect 在脆性材料内人为地预先制造表面压应力。由于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破坏多是由拉应力所致。当材料表面预先存在压应力,加载过程的初始拉力被预应力抵消,后面的载荷才形成拉应力,从而使承载能力提高。 7.1.21 拔出效应 pulling effect 多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中,垂直于裂纹面的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滑移而拔出基体,这种拔出过程要消耗掉部分能量并缓减裂纹扩展速率,达到提高韧性的效果。长晶粒的拔出也有这种拔出效应。 7.1.22 微裂纹能量吸收 energy absorption of microcrack 常指材料中众多的微裂纹在承载过程中发生扩展和张开而吸收应变能的现象。与微裂纹增韧是相似的。 7.1.23 超塑性 super plasticity 某些特种陶瓷在高温下受载后发生不可恢复的大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非线性现象。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量值作为进入超塑性界限,主要以应变来度量。 7.1.24 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多指某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从直流电阻的某一状态(常传导状态)向超导状态转化的温度。 7.1.25 马氏体相变 Mar-phase transformation 马氏体相变是一级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没有原子(离子)无规行走和原子顺序跃迁穿越界面,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缺陷,以及相变的原子发生有规则的位移,切变以发生占阵形变或点阵畸变应变在宏观引起体积变化。原用于钢铁材料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下的相变。现用此原理研制性能优异的氧化锆增韧陶瓷。 7.1.26 阻温特性 resistance-temperature property 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而变化的规律和特性。 7.1.27 相分离 phase separation 常指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玻璃系统,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和适当温度下,发生两种或多种不同组成的液相不相混溶的现象。根据相分离的机理不同,可以是液滴分散在连续的液相基质中,也可以构成两个各自连续,相互交错的液相,在某些复杂组成中还可发生多次相分离,也叫分相。 7.1.28 失透条纹 untransparent streak 玻璃的相分离区在玻璃中形成的不透明条纹,它对光学用玻璃和含B2O3较高的玻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7.1.29 陶瓷烧结理论 ceramic sintering theory 陶瓷材料学中对烧结过程的物质迁移反应动力学提出模型,进行定性的解释和定量说明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