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瓷器的一种雕镂装饰技法。在器物的坯体上。按设计的位置以金属刀透雕出若干米粒状孔眼,称为“米花”或“米通”,用笔蘸釉填满孔眼(有些器物孔眼不填釉)。然后通体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孔眼处充满玻璃状透明釉汁,具有玲珑剔透的装饰效果。玲珑技法出现于明代早期。明代晚期盛行,清代仍有烧造。 彩绘: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即用毛笔蘸各种颜料,在陶瓷器上绘制纹饰。彩绘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汉、唐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彩陶上的彩绘是在器物坯体或涂施陶衣的坯体上绘画花纹,入窑一次烧成。彩绘陶则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绘画。瓷器有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之别。釉下彩绘是用颜料在坯体上绘画花纹,然后施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釉上彩一般是以颜料在施釉后高温烧过的器物釉面上绘画,然后再入窑以600℃~900℃的低温烘烧。 点彩: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将褐彩点绘在瓷器的釉面上,入窑高温一次烧成。青瓷点彩出现于两晋时期,流行于东晋、南朝早期、至唐代仍可见到。彩点多见于器物的口沿、肩和器盖盖面上,有的还以彩点组成几何形图案、自然和谐、疏密得体、简洁明快。元代景德镇青白瓷上亦使用这种技法进行装饰。 分水:绘制青花纹饰的一种工艺。又称“混水”。出现于清康熙朝。青花绘制有勾线与染色的分工。画面勾线后,用混入适量料水的青花料染色,根据画面需要,可将青花料调配成不同的浓淡,分出5种、7种甚至9种色阶。如同中国画的“墨分五色”,人们把康熙青花丰富的色彩称为“青花五彩”。康熙青花利用分水技法描绘的山景、岩石、花草等纹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富于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