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此次大窑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日,来自海内外陶瓷考古专家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遗址现场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确认这次大窑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
业内专家确认,这次大窑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的一个重大突破证实了这个窑址是明代宫廷用瓷的一大产地。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龙泉窑至明代已衰落”的说法,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通过此次发掘,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明代龙泉窑具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和较高工艺水平,证实了明代是龙泉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在学术上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窑龙泉窑遗址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遗址范围内有126处窑址,从五代始烧至清代结束,贯穿各时代的全过程。该遗址历史悠久,窑址密集,产品精美,堆积丰富,生产规模宏大,是其他窑系无法比拟的。
2005年,大窑龙泉窑遗址被列入国家100处重点大遗址。据专家介绍,龙泉市小梅镇的大窑窑区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北宋时期制瓷业已相当繁荣。文献记载,在南宋至元代的鼎盛时期,这里“沿河十里,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是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有着“瓷都”之称。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是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龙泉市博物馆联合进行的,对大窑龙泉窑枫洞岩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历时4个多月,共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揭露了一系列的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窑具和瓷片标本,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次发掘的大窑龙泉窑枫洞岩窑遗址烧成年代为元、明时期,出土的以吨计算的大量瓷器,为龙泉窑的分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这次考古发掘的出土遗物中发现,其中较多的为明代龙泉青瓷,尤其是发掘出一批像莲口牡丹花纹大盘、三足花盆、爵杯、莲瓣纹高足杯、方口福寿瓶、牡丹花纹梅瓶、五爪龙纹盘残片等重要遗物。专家认为,这些瓷器具有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等特色,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