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卖会上,一件南宋龙泉哥窑八方瓶,经过反复竞拍,最终以1100万港元成交,如此高昂的价位,令收藏投资者咋舌。 龙泉青瓷源出五代,盛于宋,是我国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宋王朝南迁杭州后,当时的龙泉瓷工吸取了历代名瓷的优秀制作传统,以精湛的技艺烧制出美轮美奂的瓷器,把青瓷生产推向一个全盛时期。那时瓯江两岸群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往来如梭,单是目前发现的古窑址就有200余处。 据说,宋代我省龙泉有章姓兄弟二人,各主一窑烧制瓷器,这就是后来名噪中外的哥窑和弟窑。哥窑被列入宋代“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宋代民窑之巨擘。哥窑的特点是釉层肥厚,釉面显露纹片,《处州府志》称哥窑的碎纹“冠绝当时”。弟窑的产品胎骨厚实,釉层饱满丰润,釉色青碧柔和,犹如翠玉,代表龙泉瓷正色,最著名称为“梅子青”。 长期以来,龙泉青瓷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迄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馆还藏有我国古代龙泉青瓷1300余件,伊朗德黑兰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收藏的龙泉青瓷视作珍宝。16世纪晚期,当龙泉青瓷初到法国时,风趣的巴黎人将青瓷的美色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女主角的美丽青袍相比拟,称为“雪拉司”,这一雅称一直沿袭至今。
|
|
|
|